请输入关键字
AIER HOSPITAL

五个维度科学防控近视,爱尔眼科开启个性化近视防控新时代

发布日期:2018-11-19 作者:爱尔眼科

 “这份大数据报告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各地区青少年用眼行为以及视觉环境的差异,为更好地落实国家青少年近视防控政策提供了行动的科学依据!” 11月18日,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联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共同发布《中国青少年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大数据报告》),该报告指出应从五个维度科学防控近视,为举国关注的青少年近视防控问题提供了新的探索思路。

 11月18日,2018橘洲视光国际论坛在长沙启幕。会上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联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共同发布《中国青少年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图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智宽教授。

《中国青少年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新闻发布会现场。

 近视人群中20%或发展成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严重可致盲

 2016年国家卫计委印发《“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2018年6月国家卫健委印发《近视防治指南、斜视诊治指南和弱视诊治指南的通知》;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更是初次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并强调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需要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

 政府持续重拳出击,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应对我国日益严峻的青少年视力问题。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智宽教授介绍,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已多达6亿。7~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16~18岁高中生及19~22岁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74.4%、83.3%和87.7%。中国作为青少年近视率全球主要的国家,视觉健康形势极为严峻。

 北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视光学与视觉科学系Kathryn Saunders教授指出,“根据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以及高度近视发病率的情况来看,这些近视的儿童青少年中,大约20%日后会发展为高度近视,而高度近视可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如白内障、黄斑病变、视网膜脱落等,这将极大增加他们丧失视力的风险以及相关痛苦。”数据统计显示,每100位高度近视患者中至少有一位会因高度近视而致盲,高度近视致盲率已高达1%-2%。

北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视光学与视觉科学系Kathryn Saunders教授介绍国际青少年近视情况。

 预防近视、控制低度近视发展成为高度近视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前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儿童持续近距离用眼和户外活动时长等行为因素是造成近视的决定性因素,但我们还不清楚这些用眼行为如何造成近视以及对近视发病的影响具体有多大。”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近视眼户外理论创始人之一Ian Morgan教授指出,“而这份《大数据报告》通过对用眼行为的多样性进行研究,展示了中国各地区青少年用眼行为以及视觉环境的差异,以便大众能够真正明确近视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行动防控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1.8亿条用眼行为数据 为防控近视发生发展行动提供科学指南

 其实早在2016年,爱尔眼科就已经开展儿童青少年用眼行为的多样性研究,此次发布的《大数据报告》就是依托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产品“云夹”,在两年多的时间中对22911名6-17岁学龄儿童青少年进行用眼行为数据搜集,获取1.8亿条有效数据。杨智宽教授表示,“通过对庞大的青少年用眼行为数据进行分析,我们看到了青少年近视和这些行为因素之间的关联,以及青少年用眼行为的地域差异,根据这些结论我们可以从孩子的用眼距离、用眼时长、用眼时环境光照的强度、户外活动时长和用眼角度这五个维度,更有针对性的制定预防近视发生、发展的方案,从而更科学的防控近视,为国家的未来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中国青少年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调查数据。

 《大数据报告》显示,目前仅有45.4%的学生用眼距离大于一尺,28.3%的学生用眼距离甚至低于20cm;83.2%的学生单次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长超过40分钟,其中超过120分钟的占到53.5%;随着年龄的变化,仅有6-9岁的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长达到1小时,10-17岁的学生活动时长均不足1小时,且年龄层越大,户外活动时长越少;标准用眼角度为±5°以内(保持上半身直立、目光直视的正确坐姿),但多数的学生在1天的用眼行为中,98.3%的用眼角度时间在±0-15°之间,1.7%的用眼角度时间超过±15°,属危险用眼行为;33.7%的学生在环境光照不足200lux下用眼(标准用眼光照环境:室内除房间正常光源外,还需补充一个台灯光源),易造成眼睛的负担,引起近视的发生发展。
 

 

 

《中国青少年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调查数据。

 此外,《大数据报告》还呈现出一些地域特征和城市差异。一二线城市学生比其他城市学生用眼距离更近、用眼时间更长,阅读环境光照更好,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其他城市学生不如竞争较大的一二线城市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长。在周六日,学生用眼距离比在校期间更近、阅读环境光照更暗、户外活动时间更少。“‘一二线城市的学生户外活动时间比其他城市学生更长’、‘在家用眼习惯更差’,这些大数据用眼行为特征和传统认知还是有一些差异。”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组长、温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吕帆教授表示,“研究青少年用眼行为的地域、城市差异,可以更好的协助当地政府部门地域化地落实国家近视防控工作,帮助父母更有针对性的采取行动,从而更科学地做好青少年近视防控。”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组长、温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吕帆教授充分肯定此次的大数据报告。

 个性化近视防控诊疗 开拓青少年近视防控新时代

 除了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外,父母在近视防控工作中也确实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就像“道理我都懂,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一样,父母都知道要科学管控孩子的用眼行为,但孩子的用眼行为实在是难以监测,小琳的妈妈就遭遇了这样的问题。10岁的小琳在过去的这一年近视增长了150度,一跃成为左眼300度,右眼350度的近视,按照这样的速度增长,小琳12岁就会成为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引发的各种眼底病变极易致盲,这孩子的眼睛可怎么办呀?

 带着这样的焦虑,小琳的妈妈带她来到了爱尔眼科医院,在经过一系列的系统科学检查后,排除了视功能异常、眼位异常等加速近视增长的可能,杨智宽教授判断小琳近视进展过快的原因与用眼行为有较大关系,因此推荐其使用一周云夹,采集她的用眼行为数据。

 一周后复诊,调取小琳的用眼行为报告,发现她日平均用眼距离是20cm,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长超过20分钟的占比达到46%,阅读环境光照为155lux,日平均户外活动时长为36分钟,在近距离用眼时56%的时间偏头角度大于10°,用眼行为非常不好。

 根据小琳的用眼行为,杨智宽教授给她设计了个性化的近视防控方案。在个性化防控方案+云夹+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半年后,小琳的平均用眼距离已经达到30cm,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长超过20分钟的占比降至15%,阅读环境光照300lux,日平均户外活动时长达75分钟,近距离工作时只有16%的时间超过10°。检查发现,小琳的近视度数没有明显变化。

 “通过一系列科学检查,确定近视度数增长的主因,再通过云夹监测的用眼行为报告制定个性化近视防控方案。爱尔眼科正在把近视防控推向个性化诊疗新时代。” 杨智宽教授如是说。

 云夹从五个维度监测青少年用眼行为。

 历时5年研制“云夹”,使其成为世界近视眼行为客观监测与干预的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利用完全自主产权的“云夹”作为关键实验设备牵头由中国团队主导的六大洲近视眼大数据多中心研究项目;依托“云夹”等手段明确每个患者的近视病因,进而提供准确的诊疗方案,开启个性化近视防控新时代……爱尔眼科作为横跨欧美亚的眼科医疗服务机构,在中国校园年筛查量达600万,年科普场次3000场,不仅一直致力于研究、破解人类近视发病机制这一“世纪难题”,还全心投入于改善我国严峻的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中,持续为我国青少年的视力健康护航。

2018橘洲视光国际论坛现场高朋满座,来自北美、欧洲、澳洲以及中国大陆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近700名专家、学者参会。